专注中高端人才猎聘

用感恩之心做猎头

客服专线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资讯

猎头,90%的HR都没搞懂怎么用

点击次数:1483次   发布时间:2019-09-10 09:30:35

我的好朋友M,多年前从国际知名猎头公司出来自己单干,猎头业务做的风生水起。最近我这里的一项业务想交与她合作,聊天中得知她被一家民营企业坑惨了,公司的HR与候选人合伙串通想不付猎头费,一气之下她将这家企业告到了法庭,案子现在还没结,她说再也不和民营企业打交道了,实在没诚信,输不起。

你看,猎头与HR的纷纷扰扰讲出来真是一大把,自打我踏入HR行列到现今没少与猎头打交道,坑没少掉,也结识了一批优秀的猎头顾问,当然现在我们之间的关系和角度发生了变化。

6月我在中关村人才协会做HR下半场的职业分享,遇到了由HR转猎头创业的马总,让我又从HR转型的角度重新认识了猎头。

很多HR学员总抱怨猎头不好用,他们是真的不好用,还是你不了解猎头呢?你有没有分析过猎头公司的经营模式?这么多猎头供应商,哪家适合你的企业?挑选标准有哪些?我估计90%的HR都不懂,所以你很有必要听Peter讲讲猎头内部的门道。


一、猎头业务的经营逻辑
简单来说,猎头就是一门生意,为了生存下去,猎头就要多推荐,多面试,多转化offer,多入职,快回款。无论什么模式下的猎头,都需要达成回款才能活下去,因此每家猎头公司对猎头顾问都有自己的任务要求,盈亏线是:每个顾问月度回款要求是至少是工资的1.5倍,达不成就是亏钱,持续3个月无offer无回款的猎头就会被PASS,这就是猎头公司的经营逻辑。

二、猎头运作的三种模式
一般来讲猎头的模式有三种:KA、PS、MPC,HR你有没有听说过?每一种模式又是怎样的呢?我们先看最普遍的KA模式。

三、KA模式

这种模式的运作逻辑是:先开发客户,拿到客户的职位需求,根据职位需求寻找候选人,是从客户端开始到找到候选人结束的线性流程。

这是最传统的猎头模式,大部分猎头公司都采用这种模式,它的核心不难看出,就是以客户为中心,客户有需求就组建团队,消化掉客户的所有职位,无论这些职位是哪个职能部门的。

KA模式有什么好处呢?我认为有两点:一是客户开发压力不大,有几个客户就足够一个团队运转的。在房地产行业,最声名赫赫的几家猎头公司只做一个客户,能做到几千万业绩,真是将KA模式做到极致。在互联网行业,也有几家猎头公司在阿里巴巴一家上做到上千万业绩的。从这几个超牛的案例,我们就看到KA模式的端倪,就是组建团队,努力完成客户的所有招聘需求。

另一个好处是客户稳定,如果能够在一家客户上不断成单,客户对猎头公司是有依赖性的,因为说到底,无论哪个HR都不希望管理无数供应商。完成的职位多了,交往自然密切,就能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,形成良性循环。

说了这么多好处,KA模式有没有问题呢?有,第一个问题就在于客户所提供的岗位五花八门,总有一些岗位是不熟悉甚至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,需要从0开始找人,往往这些岗位的人都不太好找,可能会花费很长时间,或者一无所获,顾问是否有意愿或者有能力投入是个问题。

第二个问题,就是这种模式没有形成闭环,顾问在找人的过程中,总有一些很优秀的候选人,但是客户用不上,这些候选人就没有其他去处,只能沉淀在顾问的电脑上,无法转化为顾问的生产力。KA模式对简历数据库的依赖性是比较强的,但是,认为有庞大的数据库就能做好猎头业务,那又要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了。

第三个问题,因为KA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,造成有些猎头公司老板认为客户是最重要的资源,甚至为了防止顾问跳槽带走客户,不仅不让猎头顾问做客户开发,甚至不让猎头顾问接触客户,长此以往猎头顾问的客户开发和客户管理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展。所以在KA模式下,很多顾问都不会BD,因为只要做好几家客户就有足够的业务量了。

四、PS模式

英国的猎头公司最喜欢采用这种模式,Michael Page将这种模式发挥到淋漓尽致,而中国猎头市场开始了解到这种模式,却是Robert Walters 在中国大力发展的时候,因为Michael Page一般只招没有猎头经验的新人自己培养,跟其他猎头公司交往并不多,而RW喜欢从其他猎头公司招聘有经验的顾问,自然引起了行业关注。

PS模式的运作逻辑是从候选人端开始,为候选人寻找适合的岗位。

猎头顾问入职之后,先确定某个职能方向,在此职能方向上需要寻找到200名左右正在看机会的中高端管理人员,将这些人员的各方面情况详细记录在案,然后去寻找适合这些候选人的岗位。每年都会有部分候选人找到了新机会,所以猎头顾问需要不断补充新的候选人。

PS模式下,猎头顾问的平均职位产值是比较高的,因为候选人职位都相对比较高端,每成功一单收费都会比较高。同时也要求猎头顾问有良好的销售能力,因为对他们来说,在候选人库建立起来之后,最重要的工作是寻找客户。

PS模式一般是分区域的,一家猎头公司可能有几十个做财务的顾问,每个顾问只负责财务的某个模块,某个城市中的某个区域,需要非常深度的细分。

所以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专注,猎头顾问只专注于一个职能,而且很可能是专注于这个职能总监级别以上的人选。

同样PS模式也存在着问题,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大客户,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是常态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各个部门之间经常互通信息,但是也不可能完全解决,他们就没想过帮客户解决掉所有职位的招聘。

第二个问题是猎头顾问开发客户很可能不走HR部门,而是直接联系业务负责人或者CXO,因为业务负责人或者CXO本身就有可能是顾问的候选人,所以这一点很让HR诟病。

总的来说,PS模式在行业线上与KA 竞争并不具备什么优势,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思维是“点”式的,而KA模式的思维是“面”式的。

五、MPC模式

MPC模式是从PS模式中分化出来的,这种模式最适合候选人很稀缺的领域,比如AI,大数据,算法,无人驾驶,区块链,物联网等新兴领域,候选人很少,但是客户需求旺盛。还有某些高精尖的领域也适合这种模式,比如医药研发科学家,投资高管,外资资深律师等等。

MPC是开发客户的利器,是突击的工具。在HR已经为猎头公司过多而烦恼的时候,有能力寻找到稀缺人才的猎头公司才是HR的挚爱。但是MPC模式不适合所有猎头顾问,首先,MPC模式顾问要善于钻研,其次,要敢于和高管沟通,所以它对猎头顾问的要求比较高。

MPC模式寻找客户不能通过HR,直接联系Line Manager更加有效,因为很多时候HR不一定知道Line Manager的需求。而对于稀缺人才,即使没有岗位,很多时候也可以为他设一个新岗位的。

通过上面的分析,相信你对猎头业务有一定的了解了,那猎头能给企业哪些服务?可以为企业创造哪些价值?HR如何引进猎头,筛选猎头?这些内容我们下期刊登,一起听资深猎头顾问Peter讲猎头行业的门道,懂猎头其实并不难。

总结
1、猎头就是一门生意,为了生存下去,猎头就要多推荐,多面试,多转化offer,多入职,快回款。
2、KA模式的核心就是以客户为中心,客户有需求就组建团队,消化掉客户的所有职位,
3、PS模式的运作逻辑是从候选人端开始,为候选人寻找适合的岗位。

4、MPC模式最适合候选人很稀缺的领域或者高精尖的领域。


云智咨询企业官网:www.yunzhizixun.net

云智咨询企业电话:400-086-1877


关注云智咨询微信公众号,可免费申请云智咨询专家入企管理服务



立即咨询

免费电话

400-086-1877

7*24小时免费电话

手机输入:如186086xxxx
座机前加区号:如0159xxxx
点击通话后,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,该通话完全免费,请放心接听!

扫一扫 关注我们